从协议针对的对象来说,RIP协议面向的是规模较小的网络,虽然RIP协议具有实现简单,开销较小的优势。

  1. 但由于其算法(距离向量算法,其基础为Bellman-Ford算法或Ford-Fulkerson算法)限制,导致使用RIP算法的路由器只知道下一跳转路由地址而不知道全网拓扑结构
  2. 以及由于跳数(最大值为15)和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的特点,导致其收敛时间较OSPF算法长。而且RIP有一严重缺点就是在遇到故障时会出现消息传播延误,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更新。
  3. 其原因就是由于某网络与路由链路不通,导致路由器双方误认为对方就是通往某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并循环传递消息直至跳数增至16,才知网络不可到达。
  4. RIP协议的更新条件为按固定时间间隔更新或链路更新。
  5. RIP协议使用运输层的UDP协议进行信息传递

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面向规模较大的自治系统。其底层算法是由Dijkstra提出的图最短路径算法SPF,其最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

  1. 与RIP协议较大不同的是,OSPF协议使用了称为洪泛法的路由器信息传递方法,没有跳数的限制,使得可给区域中每个路由器传递一份本路由器的信息副本,这大大加快的系统的收敛速度。
  2. 路由器发送的消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所以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以及该链路的度量,OSPF协议采用度量这一单位表示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因素。
  3. OSPF的更新条件与RIP协议不同,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才使用洪泛法发送消息。
  4. OSPF最终会形成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即全网的拓扑结构图。
  5. 使用网际层的IP数据报的进行信息传递。
KAI 协议, 计算机网络